銘記歷史,以歌傳情
為厚植學生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七彩圓夢”魅力甲骨支教團于7月7日在申家泊學校開展特色教學活動。借七七事變紀念日契機,以素質(zhì)拓展課堂回溯歷史,用音樂課堂傳唱《盧溝謠》,讓紅色記憶在孩子們心中扎根。
支教團成員精心籌備素質(zhì)拓展課程,聚焦“七七事變”展開教學。課堂上,支教老師以清晰脈絡、生動講述,帶孩子們回溯事變背景與經(jīng)過:從日本侵略者蓄意挑釁,到宛平城中奮起抵抗的槍聲,一段段史實鋪陳,勾勒出民族危亡時刻的悲壯圖景。
為讓孩子們理解更深刻,老師引入互動討論:“先輩們在艱難處境中堅守,這份勇氣對現(xiàn)在的我們意味著什么?” 孩子們踴躍發(fā)言,從珍惜和平談到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稚嫩話語里,是對歷史的敬重與責任的萌發(fā)。這堂素質(zhì)拓展課,讓愛國愛黨意識在回溯中厚植,紅色精神傳承的種子,悄然播撒。
午后,音樂課堂響起《盧溝謠》的旋律。支教老師先講述歌曲創(chuàng)作與盧溝橋、七七事變的關聯(lián),再逐句教唱。“盧溝渡,擺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漢……” 孩子們從起初的生澀,到漸漸融入情感,清澈童聲傳遞出對歷史的銘記與對和平的珍視。
教唱中,老師引導體會歌詞里的歷史韻味與家國情懷,鼓勵孩子們用表情、手勢傳遞感悟。當整齊歌聲響起,歷史不再是課本里的鉛字,化作可聆聽、可共情的旋律,流淌進孩子們心間,讓紅色文化以音樂為媒,實現(xiàn)代際傳遞。
當日教學,是支教團以歷史為筆、音樂為墨的生動實踐。未來,團隊將繼續(xù)深挖紅色教育資源,用多元課堂守護初心,讓愛國精神在鄉(xiāng)村孩子成長中持續(xù)閃光,讓教育火種照亮傳承之路。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xiāng)”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xiāng)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jié)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zhèn)云盤社區(qū),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