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智繪芯途”團隊:聞香識草潤童心 寓教于樂伴成長  
來源:武漢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智繪芯途”暑期社會實踐團
本網(wǎng)訊(通訊員周芩夢 張延龍翔)為呵護兒童健康成長、提升兒童感知能力與心理素養(yǎng),7月8日下午,武漢市武東醫(yī)院少兒心理科黨支部來到武漢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智繪芯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負責的兒童托管班,開展了一場以“‘心’路相伴,健康‘童’行”為主題的香草認知與種植小課堂,由兒童心理科醫(yī)生周帆主講授課。
課程開始前,實踐團隊成員周芩夢為小朋友們分發(fā)迷迭香的葉片,孩子們好奇地湊近鼻尖,討論著氣味的奇特。“好香啊,這個草怎么是有味道的?”學生曹珂菲睜大了眼睛驚嘆道。借著孩子們的興趣,周帆引導他們辨識生活中常見的香草植物,小朋友們了解到迷迭香、薄荷、百里香和甜葉菊等都因其能發(fā)出芳香氣味而得名。
在了解了香草植物后,課程進入動手實踐環(huán)節(jié),種植薄荷。周芩夢為小朋友們分發(fā)種植盆,薄荷苗和栽培土。小朋友們圍坐在桌邊,專注地聆聽周帆講解種植步驟。面對年紀較小、動手能力較弱的孩子,實踐團隊成員張延龍翔在一旁協(xié)助,一邊幫忙鋪土,一邊鼓勵他們親自動手體驗。“這樣種下去就行了,再輕輕壓一壓。”他說道。
“它好清新啊,老師,我要帶回家給媽媽聞。”種下屬于自己的薄荷苗后,托管班學生陳熙蓓捧著種植盆開心地說。
活動結(jié)束后,周芩夢表示:“孩子的心理健康離不開感知體驗的培養(yǎng)。今天的香草課堂是一次有趣的嘗試,讓孩子們在認識自然、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情緒的放松與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她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此類資源走進基層課堂,為兒童成長注入更多溫度與關(guān)懷。
據(jù)悉,此次香草課堂為武漢愛心托管班心理關(guān)愛系列課程的一部分,通過將醫(yī)學科普與兒童教育相結(jié)合,項目旨在探索創(chuàng)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引導兒童在認知自然的同時提升心理素養(yǎng),營造關(guān)愛童心、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xiāng)”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xiāng)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jié)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zhèn)云盤社區(qū),開啟了
- 08-01
- 回歸教育本真:暑托班實踐中讀懂成長的模樣
- 2025年7月25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團隊在張家港暑托班的作業(yè)輔導,像一場關(guān)于教育的“尋根之旅”。當志愿者們放下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