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不墜·繡出年華”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魯繡華彩,譯路揚粹”實踐隊
離開歡聲笑語不斷的校園后,實踐隊的隊員們帶著魯繡的溫暖來到了福之悅養(yǎng)老院,在黃昏與霞光之中,感受到來自生命的沉淀。隊員們首先播放起一段精心剪輯的魯繡文化紀錄片,片中精美的繡品、悠久的歷史伴隨著悠揚的背景音樂傳入老人們的耳中勾勒出往日的歲月。
影片播放完畢后,在一陣靜謐之中,講解隊員手捧繡品向他們講解每件展品的內(nèi)涵,老人們被眼前展品所吸引,向我們講述起曾經(jīng)的日子,更有老人家向我們講述起年輕時所作的魯繡,“年輕的時候為了糊口跟著別人學,久了還有了點自己的手藝,現(xiàn)在老了做不動了,今天看見你們,還挺懷念我做的那些精致的小衣服呢。”一位奶奶向?qū)嵺`隊隊員們敘述起她曾經(jīng)做過的魯繡制品。
隨后,實踐隊隊員們教老人們簡單的刺繡針法,大家學得十分認真,有時會有做錯的步驟,一些老人家還會進行簡單的糾錯,在考慮到實際繡品的操作難度,隊員們同老人家一起通過剪紙技藝來學習并了解魯繡,在學與思之中,隊員們再次領悟魯繡的魅力,體悟到魯繡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情感與文化的紐帶。最后,在老人們的細心制作下,一幅幅簡單的年味剪紙繡品產(chǎn)生,隊員們同工作人員將這些充滿心意的繡品掛在墻上,定格下此刻的美好。
魯繡與剪紙相結(jié)合,傳統(tǒng)技藝相互碰撞出巨大的火花,此次宣講讓更多人對魯繡這一傳統(tǒng)技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學校,隊員們看到青年一代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興趣與高漲熱情,他們是傳承與發(fā)揚魯繡的未來所向;在敬老院,隊員們感悟到歷史的深厚與老一輩的精神所寄,他們是傳承與發(fā)揚魯繡的托舉人。新舊兩代都是傳承與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有生力量,是文化技藝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xiāng)”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xiāng)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jié)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zhèn)云盤社區(qū),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