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尊老愛老傳統(tǒng)美德,江蘇師范大學“暖夕筑夢”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隊近日走進徐州市康匯養(yǎng)老院、琵琶養(yǎng)老中心,開展“科技助老·溫情相伴”主題實踐活動。團隊通過趣味游戲、手繪清涼扇、天安門紀念照拍攝及需求調研等系列服務,為老人送去歡樂與關懷,呼吁社會關注老年群體精神需求。
趣味互動暖身心手繪清涼傳心意 活動中,實踐隊員組織老人們參與套圈游戲,通過輕量運動幫助鍛煉手腳協(xié)調能力。82歲的李奶奶在隊員鼓勵下成功套中目標,開心得拍手歡呼:“好久沒這么熱鬧了!”隨后,隊員們與老人共同手繪團扇,在卡通扇面上描繪多彩的顏色,并題寫“身體健康、笑口常開”等祝福語。一把把承載心意的扇子既為炎夏送來清涼,也成為老人們愛不釋手的“藝術品”。
圖為實踐隊員與老人們一起比賽套圈
科技圓夢“天安門”定格幸福晚年 針對許多老人未曾拍攝正式紀念照的遺憾,團隊精心設計“天安門”虛擬背景拍攝服務。隊員們耐心為老人整理衣領、調整姿態(tài),用鏡頭記錄下他們燦爛的笑容。照片打印后,老人們反復摩挲相紙,激動地說:“這輩子還沒去過北京,這下也算‘到’天安門了!”此次“公益相片計劃”將藝術專業(yè)特長與公益服務深度融合,精準聚焦老年群體的精神需求。團隊成員表示:“‘公益相片計劃’讓我們看到,一張小小的照片能給老人們帶來如此大的快樂。當他們端詳照片時露出的笑容,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未來,我們會繼續(xù)把這個計劃做下去,用鏡頭傳遞社會溫度,讓更多老人感受到‘老有所樂’的幸福。”
圖為老人手持親自作畫的扇子與實踐隊員開心合影

圖為實踐隊員為一對同住養(yǎng)老院的母女老人拍攝“天安門”合影

圖為洗出的老人們與“天安門”的合照
團隊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科技與人文關懷結合能為老年生活增添更多色彩。”據(jù)悉,本次實踐成果將形成調研報告提交至當?shù)孛裾块T,為完善養(yǎng)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青年視角的參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