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yè)工程學院“莘蒲聚力”社會實踐團隊踏上福建武夷山的紅色熱土,走進閩北革命歷史紀念館,開啟了以“賡續(xù)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為主題的寒假調研之旅。本次調研的核心目標在于考察武夷山地區(qū)以閩北革命歷史紀念館為代表的紅色教育基地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建設、管理、宣傳模式及其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探索紅色文化傳承的創(chuàng)新路徑。
在武夷山閩北革命歷史紀念館的實地調研中,“莘蒲聚力”團隊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實踐精神。成員們不僅認真聆聽講解、研讀史料,更通過結構化的訪談提綱,與館方工作人員探討紅色教育的挑戰(zhàn)與機遇,與當地居民交流革命歷史的代際傳承,與青年游客群體暢談紅色文化的吸引力與接受度。紀念館內生動的歷史場景、珍貴的革命文物以及運用聲光電技術還原的關鍵歷史片段,讓隊員們跨越時空,真切感受到閩北革命先烈的奮斗足跡和信仰力量。這些沉浸式體驗和扎實的一手資料為后續(xù)分析奠定了堅實基礎。
聚焦于紅色文化的“活化”傳播,團隊成員充分發(fā)揮專業(yè)特長與創(chuàng)意。他們利用鏡頭記錄紀念館的震撼瞬間和感人故事,制作成富有感染力的短視頻;基于詳實調研,撰寫兼具學術性與傳播性的報告;設計制作主題鮮明的宣傳海報與文創(chuàng)概念圖,嘗試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解讀厚重的革命歷史。團隊的核心成果——《閩北革命歷史紀念館紅色文化傳播現狀與創(chuàng)新策略調研報告》,不僅梳理了現狀,更著重就如何利用新媒體技術增強互動體驗、開發(fā)特色研學路線、打造紅色文化IP等方面提出了青年視角的見解,積極為紅色基因的“年輕化”表達建言獻策。
此次武夷山閩北之行,是“莘蒲聚力”團隊一堂生動的國情社情課和理想信念教育課。團隊成員在實踐中深化了對革命歷史的認知,強化了使命擔當,愛國熱情得到進一步升華。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青年是紅色文化傳承的生力軍。未來,團隊將繼續(xù)深耕紅色沃土,不斷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努力講好閩北乃至更廣范圍的紅色故事,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青年心中深深扎根、永續(xù)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