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鄉(xiāng)高校宣傳:河南工大學子情系商丘二高,點燃青春大學夢
返家鄉(xiāng)高校宣傳:河南工大學子情系商丘二高,點燃青春大學夢
【河南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7月11日訊】(通訊員:王若苗 王世寧 母釩椰 王梓菡)7月盛夏,商丘市第二高級中學的校園里蟬鳴陣陣,高二教學樓前的香樟樹影斑駁。一群身著"星耀赤心,矢志逐星"團橙色馬甲的年輕人正忙著搬運宣傳物料,他們中有從這所學校走出的學子,如今以"返家鄉(xiāng)"實踐隊員的身份重回母校。當天,河南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星耀赤心,矢志逐星"實踐團在這里開展的"遇見工大,預見未來"主題宣講活動,讓300余名高二學子提前觸摸到了大學的模樣。
作為本次活動的組織者,河南工業(yè)大學2024級學生王若苗難掩激動:"四年前我就在這棟樓里刷題,總好奇大學會是什么樣,F(xiàn)在能站在這里給學弟學妹們講工大的故事,就像把當年的自己拉到眼前。"這場由6名工大學子組成的實踐團隊,帶著精心準備的宣講方案、400份招生手冊和20分鐘的校園紀錄片,要為母校學子搭建起通往理想高校的橋梁。
上午9點,宣講會在學校國旗臺拉開序幕。實踐團成員王若苗率先走上講臺,身后的大屏幕上隨即播放出河南工業(yè)大學的航拍畫面:金黃的麥田實驗基地、現(xiàn)代化的糧食深加工實驗室、藏書百萬的圖書館、熱鬧的社團文化節(jié)......"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是位于鄭州的校本部,我們學校有三個校區(qū),總占地面積3400多畝,光籃球場就有46個。"她的話語里帶著"自家人"的熟稔,臺下學生們的目光緊緊追隨著屏幕里的畫面,不時發(fā)出小聲的驚嘆。
在學科介紹環(huán)節(jié),糧食工程專業(yè)無疑是介紹的重點,全國排名前三,奧運會運動員吃的專用面粉,就有我們學校團隊參與研發(fā)。"隊員王世寧邊說邊展示手機里的實驗室照片,從糧食儲藏技術到智能裝備研發(fā),用學弟學妹能聽懂的語言解讀專業(yè)奧秘。臺下的筆記本上,很快寫滿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人工智能"等專業(yè)名稱。
互動問答環(huán)節(jié)成了全場最熱烈的時刻。"學長,你們學校的宿舍是幾人間?有獨立衛(wèi)浴嗎?"高三(七)班的趙同學舉著話筒站起來,臉上帶著靦腆的笑容。這個問題引發(fā)了一陣笑聲,團隊成員孫悅當即打開校園VR全景圖:"我們有四人間也有六人間,都是上床下桌,每層樓都有熱水房和洗衣房,大部分宿舍還帶陽臺。偷偷告訴你們,冬天暖氣熱到能穿短袖!"她的話讓臺下炸開了鍋,更多手臂舉了起來。
"糧食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后只能去糧庫工作嗎?""如果分數剛過一本線,報考工大有沒有機會?""社團活動會影響學習嗎?"面對一連串問題,實踐團成員分工協(xié)作,有的負責解答專業(yè)問題,有的分享備考經驗,還有的說起自己從二高考入工大的逆襲故事。"我當年一模成績剛過二本線,最后三個月跟著老師刷題,高考超了一本線32分。"曾就讀于商丘二高的王若苗的分享,讓不少學生挺直了腰板。
商丘二高教務處主任趙玉峰全程參與了活動,他在總結時感慨道:"這些孩子帶來的不只是招生信息,更是一種精神力量。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學弟學妹,'從二高能走到哪里',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說教都管用。"據他介紹,學校近年已有近百名學生考入河南工業(yè)大學,"相信今年這個數字會更高"。
為了讓更多學生受益,實踐團還開通了線上直播通道,無法到現(xiàn)場的學生通過班主任轉發(fā)的鏈接觀看宣講。"我們建了三個咨詢群,目前已經有200多人加入,每天都會收到幾十條提問。"團隊成員吳雨桐打開手機,群里最新的消息是凌晨5點發(fā)來的:"學長,我想了解一下工大的轉專業(yè)政策。"她解釋道,實踐團制定了"一對一幫扶"計劃,每個成員對接10-15名學生,持續(xù)提供咨詢服務直到高考結束。
這場持續(xù)4個小時的宣講活動,在集體合影中落下帷幕。鏡頭里,"河南工業(yè)大學"的橫幅與"商丘市第二高級中學"的;战幌噍x映,兩代學子的笑容定格在盛夏的陽光里。母釩椰在實踐日志里寫道:"當看到學弟學妹眼里的光,突然明白'返家鄉(xiāng)'三個字的重量。我們不僅是在宣傳母校,更是在傳遞一種信念——從這里出發(fā),能走到更遠的地方。"
據悉,這是河南工業(yè)大學連續(xù)第三年組織返家鄉(xiāng)高校宣講活動,累計已有200余名學子走進全省40多所中學。實踐團指導老師表示,未來將把這種"朋輩宣講"模式常態(tài)化,讓更多工大學子帶著知識與情懷回到家鄉(xiāng),用青春力量反哺故土教育。而對于商丘二高的學子們來說,這場宣講留下的不只是招生手冊上的分數線,更是一份"我也能考上理想大學"的篤定信念——就像禮堂外那棵香樟樹,根系深扎故土,枝葉始終向著陽光生長。
河南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星耀赤心,矢志逐星團隊 責任編輯:王若苗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