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基因,感悟革命精神,近日,廣西師范大學“紅心筑夢隊”社會實踐團隊走近南寧,先后前往廣西學生軍抗日烈士紀念碑和陳列館、李明瑞、韋拔群等革命烈士紀念館,開展“尋跡邕城紅,激揚青春志”社會實踐活動,在紅色足跡中汲取奮進力量。
在廣西學生軍抗日烈士紀念碑前,團隊成員懷著崇敬之心舉行了簡短而莊重的緬懷儀式。大家整齊列隊,向烈士紀念碑敬獻捧花,全體默哀,以此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進入史料館后,團隊成員們深刻了解到了廣西學生軍的組建背景——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一批熱血青年毅然放下課本,穿上軍裝,奔赴抗日前線,他們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在敵后開展宣傳、募捐、救護等工作,不少人甚至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團隊成員們不時駐足凝視,被學生軍們“以筆為槍、以血為墨”的愛國情懷深深打動。
圖為團隊成員于廣西學生軍抗日烈士紀念碑前的合影
隨后,團隊來到李明瑞、韋拔群等革命烈士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大家系統(tǒng)了解了兩位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跡。李明瑞作為北伐戰(zhàn)爭中的名將,作戰(zhàn)英勇,屢建奇功,后在革命低潮時堅定選擇追隨中國共產(chǎn)黨,為紅軍的建設和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韋拔群則是廣西農(nóng)民運動的先驅,他深入瑤山壯寨,發(fā)動群眾開展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即便面對敵人的殘酷鎮(zhèn)壓,始終堅守革命信念,最終為事業(yè)獻出生命。館內的場景復原、影像資料等,生動再現(xiàn)了先烈們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讓成員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李明瑞、韋拔群等革命烈士紀念館
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還圍繞“青年如何傳承紅色精神”展開熱烈討論。大家表示,此次“尋跡邕城紅”之旅,不僅是一次歷史知識的學習,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廣西學生軍的青春擔當、李明瑞與韋拔群的堅定信念,都讓大家對“青春”與“責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圖為團隊成員于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的合影
此次實踐活動的開展,讓“紅心筑夢隊”的成員們在實地走訪中觸摸到了邕城紅色歷史的溫度,在聆聽與感悟中深化了對革命精神的認知。同時,希望在未來有更多人了解身邊的紅色歷史,將從先烈身上汲取的信念與力量,轉化為擔當時代使命的實際行動,讓青春在傳承紅色基因、奮進強國征程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