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做受又硬又粗又大又长,欧美成人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专区狠狠躁天天躁,裸体孕妇性大战

大學生網(wǎng)報,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投稿平臺

緬懷先烈,勿忘國恥

    2025-08-18    閱讀:
    來源: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赤忱溯史·多館鐫魂愛國主義實踐團
英魂不泯山河記 國恥長銘歲月催
  銹跡斑斑的實驗設備無聲控訴著暴行,烈士墓碑上的名字在雨中更顯清晰。8月4日至10日,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赤忱溯史・多館鐫魂”愛國主義實踐團在黑龍江哈爾濱開展紅色調研活動,通過走訪遺址場館、整理史料、交流研討等方式,追尋紅色記憶,傳承英烈精神。

       團隊先后走進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哈爾濱烈士陵園、東北烈士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在731遺址,成員們通過殘存的實驗設施、歷史照片和講解員的細致講解,深入了解日軍反人類罪行,深刻體會“歷史真相不容遺忘”的沉重意義。這些罪證遺址是民族傷痛的印記,更是警示后人珍愛和平的活教材。

  團隊成員宋宇航感慨道,在哈爾濱烈士陵園,團隊成員手持抹布擦拭烈士墓碑,仔細核對碑文信息,通過查閱史料為無名烈士補充生平事跡。當零散的戰(zhàn)斗故事串聯(lián)成完整脈絡,模糊的姓名變得鮮活,成員們真切感受到英烈精神穿越時空的力量。團隊成員劉昱亨說:“擦拭墓碑的過程,也是與英烈隔空對話的過程,讓我們找到了精神支柱”。
  調研中,團隊成員關注到紅色文化傳播存在史料碎片化、傳播形式單一,以及部分基層英烈事跡記錄不全,場館展陳多依賴文字展板和靜態(tài)實物,對青年吸引力有限等問題。為此,團隊成員提出制作烈士編年表,助力紅色文化傳播創(chuàng)新。實踐期間,成員們還走進蕭紅故居,從《呼蘭河傳》手稿中感悟作家以文報國的擔當;在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通過“一床兩椅”的簡樸陳設,體會黨的廉潔作風與為民初心。團隊將調研成果整理成公眾號推文,用青年視角講述紅色故事。

  從苦難記憶到抗爭精神,從英烈事跡到領袖囑托。本次實踐構建了完整的歷史認知。“赤忱溯史·多館鐫魂”團隊全體成員將繼續(xù)打磨調研成果,推動紅色史料整合與傳播形式創(chuàng)新,讓更多青年在近距離緬懷中實現(xiàn)愛國主義教育從“認知”到“共情”的升華。用青春力量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fā)光芒。
    掃一掃 分享悅讀
三下鄉(xiāng)推薦
大學生網(wǎng)報©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2010258號-8